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站
網站地圖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主頁  >> 常識判斷  >> 法律   
法律
2015年山東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練習題(43)
http://glamoredanceentertainment.com       2015-03-12      來源:山東公務員考試網
【字體: 】              
  1.法律體系是一個重要的法學概念,人們盡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來理解、解釋和適用這一概念,但必須準確地把握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關于法律體系的表述中哪種說法未能準確地把握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A.研究我國的法律體系必須以我國現行國內法為依據

  B.在我國,近代意義的法律體系的出現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訂法律后

  C.盡管香港的法律制度與大陸的法律制度有較大差異,但中國的法律體系是統(tǒng)一的

  D.我國古代法律是"諸法合體",沒有部門法的劃分,不存在法律體系

  2.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二者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下列有關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相互關系的表述中,哪種說法沒有正確揭示這一關系?

  A.權利和義務在法律關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權利是為了更好地履行義務

  C.權利和義務的存在、發(fā)展都必須以另一方的存在和發(fā)展為條件

  D.義務的設定目的是為了保障權利的實現

  3.違法行為的構成要素看,判斷某一行為是否違法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A.該行為在法律上被確認為違法

  B.該行為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

  C.該行為由具有責任能力的主體作出

  D.該行為侵犯了法律所保護的某種社會關系和社會利益

  4.道德與法律都屬于社會規(guī)范的范疇,都具有規(guī)范性、強制性和有效性,道德與法律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下列有關法與道德的幾種表述中,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法律具有既重權利又重義務的"兩面性",道德具有只重義務的"一面性"

  B.道德的強制是一種精神上的強制

  C.馬克思主義法學認為,片面強調法的安定性優(yōu)先是錯誤的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5.按照摩爾根和恩格斯的研究,下列有關法的產生的表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法的產生意味著在社會成員之間財產關系上出現了"我的"、"你的"之類的觀念

  B.最早出現的法是以文字記錄的習慣法

  C.法的產生經歷了從個別調整到規(guī)范性調整的過程

  D.法的產生標志著公力救濟代替了私力救濟

      山東公務員考試網http://glamoredanceentertainment.com/解析 題目或解析有誤,我要糾錯。


  1.【解析】D.法律體系也稱為部門法體系,是指一國全部現行國內法規(guī)范構成的體系,不包括完全意義的國際法即國際公法。它反映一國法律的現實情況,不包括歷史上廢止的已經不再有效的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還沒有生效的法律。近代意義的法律體系概念是部門法體系,清末沈家本修訂法律是中國法制向近代轉型的標志,在此之前近代部門法體系意義上的法律體系當然也無從存在。我國大陸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qū)的法律制度分別屬于不同的法系,由于"一國兩制"的實行,出現了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基本性質和不同法系的法律并行的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兩個以上法律體系的并存。由于我國國家主權統(tǒng)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根據憲法授權制定,而憲法是我國全部法律統(tǒng)一的中心和出發(fā)點,因此中國仍然可以看作一個統(tǒng)一的法律體系,法系背景的差異并不影響中國法律體系的統(tǒng)一。古代中國法律一直是諸法合體,但是這種法典編撰體例上的"諸法合體,民刑不分"并不能否定法律體系上的諸法并存。因此答案選D.

  2.【解析】B. 權利和義務是法學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對概念,在兩者的關系中,權利具有最終的地位,義務始終是為權利服務的,這就是"權利本位"思想。A 說明了權利和義務的地位有主次之分,是正確的。C 說明了兩者互為條件,也是正確的。D 說明了設定義務的目的就是保證權利的實現,是正確的。而B 則認為享有權利是為了更好的履行義務,這違背了"權利本位"的思想。

  3.【解析】A. 違法行為一般由以下五個要素構成:(1 )以違反法律為前提;(2 )是某種違反法律的作為或不作為;(3 )侵犯了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4 )一般有行為人的故意或過失;(5 )行為人具有法定行為能力或法定責任能力。在這些構成要素中,違反法律即在法律上被確定為違法是前提和基礎,其他要素都是基于這一要素而存在的。如果不滿足這一要素,違法行為就不成其為"違法"行為。這也就是"法未禁止不為非"的原則。因此,A 為應選項。至于B 、C 、D 項,雖然作為違法行為的構成要素,但是具有例外情形,如無過失責任的存在,限制行為能力人做出的違法行為等。同時,其自身的界定也離不開法律的確認。

  4.【解析】D. 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它是一個歷史的范疇,時代不同,其所敘內容不同,它所反映的是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要求,這種要求是具體的。因此D是錯誤的。

  5.【解析】B.  法產生的主要標志之一是權利和義務觀念的形成。社會成員之間形成了權利和義務觀念,出現了權利和義務的分離。這種分離首先表現為在財產歸屬上有了"我的"、"你的"、"他的"之類的區(qū)別,故不選A.以文字記錄的習慣法,已經上升到制定法的高度,已經不是單純的習慣法了,而人類社會最早出現的法是習慣法,習慣法不是成文法。故選B.法的產生經歷了從個別調整到規(guī)范性調整、一般規(guī)范性調整到法的調整的發(fā)展過程,故不選C.法產生的主要標志之一是法律訴訟和司法的出現。法律訴訟和司法的出現,標志著公力救濟代替了私力救濟。使爭端可以通過非暴力方式解決,故不選D.


互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