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wǎng)站
網(wǎng)站地圖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主頁  >> 申論資料  >> 熱點時評   
熱點時評
熱點時評:“不植樹就罰款”公權能否想更多
http://glamoredanceentertainment.com       2012-10-19      來源:山東公務員考試網(wǎng)
【字體: 】              
  17日,《黑龍江省全民義務植樹條例(草案)》提交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稐l例》規(guī)定,適齡公民每人每年應義務種植3棵樹或完成相應勞動量的植樹綠化任務。逾期未完成義務植樹任務的,責令繳納綠化費,可并處應繳納義務植樹綠化費兩倍罰款。(10月18日《哈爾濱日報》)

  植樹是公民的義務,只是過去履行義務,基本靠自覺。黑龍江省將義務植樹首次上升為地方立法,提出“不種樹罰款”,加大對不履行義務的約束,有利于推進植樹造林工作。只是好奇,相關方面如何才能知道一個公民到底植不植樹呢,到底植了多少樹呢?難不成一家一戶去調(diào)查嗎?即使這樣,誰又能保證數(shù)據(jù)真實可信呢?這對權力部門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

  即使破解了這一問題,還面臨著其他挑戰(zhàn)。對于許多城里人來說,并不是不想植樹,而是根本沒地方植樹。現(xiàn)在城里遍布鋼筋水泥,基本上已經(jīng)沒有植樹之地。轉(zhuǎn)向郊外,領導們可以坐公家的車、揮公家的鍬、植公家的樹,可一切自費的公民,植樹成本會急劇上升。即使講義務不計成本,可每一塊地都有所有權人,同樣面臨無地可植的尷尬。無視現(xiàn)實,如果籠統(tǒng)的提出“不種樹罰款”,那給人的感覺,似乎就是為了罰款而罰款。

  而且,植樹是公民的義務,也是公權的義務?,F(xiàn)在既然對公民植樹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公權也應該更多展現(xiàn)責任。否則何以服眾?

  應該說,這些年來,公權一直是植樹的主體。特別是在植樹節(jié)期間,幾乎每個地方的黨政主官都會親自揮鍬植樹,都會成為當天新聞。樹植了不少,可植的樹達到量了嗎?植下去的樹又活了多少?

  有人說,把這些年植下的樹統(tǒng)計出來,恐怕已經(jīng)綠遍整個中國了??裳矍盀橐姡G色依稀,仍然缺樹。一些城市,別提森林,連樹林都沒見幾個,竟然就創(chuàng)成了森林城市。究其原因,一個是數(shù)據(jù)注水,栽下的樹根本就沒有聲稱的那么多;一個是只管栽不管活,以至于“樹節(jié)”也成了“樹劫”,大量的樹,在栽下幾天后,就完成了光榮使命。既然現(xiàn)在強調(diào)公民責任,那么公權應該展現(xiàn)更多責任,植更多的樹,保證所植樹的成活率。

  個人覺得,強調(diào)公權責任更為重要。即使公民植樹不理想,只要公權承擔責任,也可以“祖國江山一片綠”。公權真要是積極植樹了——不僅植下大量的樹,而且保證植樹的成活率,由此形成的“蝴蝶效應”,會增進全社會對樹木的感情,促進全社會植樹的熱情。

  由是而言,不種樹罰款,也對公權提出了挑戰(zhàn)。公權更應該想想,自己在植樹造林中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自己應該為公民植樹提供什么樣的配合。如果公權不能承擔更多責任,只是要求公民承擔責任,那么義務植樹難免虛化。即使推出“不種樹罰款”,也難免會陷入無法執(zhí)行的尷尬。到時,不僅改善不了植樹現(xiàn)狀,還會讓公信力徒受影響。


互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