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專家指出:要想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答好申論題,對給定材料的閱讀理解是申論考試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只有學會用正確的方法閱讀材料,才能用盡可能短的時間抓住主干,以便留出更多的時間放在“寫”上面,不至于出現(xiàn)多數考生反應的“我還差一段沒寫完”、“我不夠時間,字數不夠”等等問題。
一、閱讀理解的原則
申論閱讀的核心是“讀透材料”,為保證真正“讀透”給定材料,老師告訴考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則:
(一)時間原則
申論考試最初一般提供1500字左右的材料。2003年、2004年、2005年中央申論考試的材料字數在2000~3000字,2006年材料字數在8000字以上,2007年、2008年、2009年材料所給定的字數也均在6000字以上。花多少時間去讀這么多材料便成了一個首要的問題。一般來講,30~40分鐘為最佳,因為申論考試看似時間寬裕,實則也很緊張,而且考慮到每次作答前都要草擬提綱,這實際上是二次閱讀,完全可以補充一次閱讀中沒弄清楚的地方。
(二)多角度原則
運用“發(fā)散性思維”,分析原材料,列出2~5個觀點,然后找出一個對自己寫作最有利的角度去寫。這個角度是扣緊原材料的,但不一定是扣緊原材料中心的。就是說,只要扣緊了原材料,寫哪個角度對自己有利,使自己的文章發(fā)揮得更好,就寫哪個角度。
(三)篩選性原則
申論考試的材料雖然龐大雜亂,但并不是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個信息都是有用的,這其中可能包含著許多迷惑信息、多余信息。因此要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對材料的信息進行篩選,否則很容易陷入誤區(qū)。
(四)把握主題、主線的原則
無論讀什么材料,都要從大處著眼,首先致力于把握整份材料的大概,判定是什么題材和專題,反映的是什么主題和問題,有一條什么樣的主線和脈絡。
(五)沉穩(wěn)應對、機動的原則
無論給定材料在題材、篇幅等方面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都沒有必要驚慌失措,而要在明確第一原則的基礎上提醒自己沉著應戰(zhàn),從容解讀,抓住主題;不要糾纏于或者受限于一些泡沫信息。
(六)注重整體、全面的原則
要著眼于整體上看全文,善于把握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結合形式,把握總的內容,注意弄清和記牢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和應有作用,前后聯(lián)系起來綜合體悟、判斷,有效促成對主要問題和主要內容的全面把握。
(七)兼顧詳略、快慢的原則
要熟悉閱讀理解的技巧,知道關鍵詞一般在什么位置,而有主次、輕重、緩急地進行閱讀,不要在非重要部分過細地、甚至是逐字逐句地閱讀。
二、閱讀理解的“四步驟”
公考專家提醒廣大考生掌握了原則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清楚了解閱讀理解的步驟,這樣才能在緊張的考試氛圍中不會慌亂了手腳。
第一步,先看作答要求找主題
考生拿到卷子以后,除了寫姓名、考號以外,第一步看申論里邊的題目要求,看完題目就應知道考試的主題是什么。先看申論題目要求,再來看申論材料。
現(xiàn)在申論會區(qū)分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老師建議考生做一個工作,因為幾問在一起,可能是五問,每一問都要看,比如說綜合管理類看完了,如果有行政執(zhí)法類也要看,行政執(zhí)法類里的一些要求可能就是綜合管理類里的答案。
比如,2006年主題是提高政府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2007年是土地征用問題,2008年是水資源開發(fā)問題。有的考生總在思考怎樣可以不寫偏題?其實,看完作答要求就知道今年的材料考什么問題,第一步是要把主題定下來。
第二步,掃視材料概貌
用5分鐘時間掃視一下給定材料的概貌,初步掌握給定材料的簡要信息。申論每年出題的時候其實很清楚,從國家公務員角度來考慮,一般不會把這一段的主題第一句就講出來。國家公務員考試會稍微復雜,把開頭的部分去掉?,F(xiàn)在很多人寫東西的習慣是把主要意思放在第一句話,我們現(xiàn)在是把第一句話拿掉。但是不管怎么說,通篇閱讀的五分鐘時間,還是可以了解大概的內容。
首先,打開試卷之后,不要著急于看具體內容,而要迅速瀏覽整個給定材料,要用較短時間了解給定材料的篇幅及構成。
其次,迅速判別材料的性質、類型,準確進行判知它是關于哪一類公共問題或政務信息的題材。
再次,要注意找出關鍵性詞語,如問題的“表現(xiàn)”、“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前提”、“性質”、“實質”、“標志”、“特點”、“特征”、“核心”等等
第三步,讀透并標記材料
用20分鐘左右,準確地判別材料所含問題或信息的性質、類型以及在公共事務上的特征,特別是要把握住相關的重要信息。
具體而言,就是要通讀給定材料。其要點是:要集中注意力,體會到每段、每部分的大意,使每一步閱讀都完整、深入而透徹,同時邊讀邊形成對材料內涵的客觀認識和準確把握。
第四步,準確判斷材料所含信息的性質
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把從給定材料中獲取的概貌和初步體認與材料相結合進行琢磨。
首先,要運用聯(lián)系與發(fā)展的觀點,注意把材料問題與社會熱點聯(lián)系起來,進行比較、分析和推斷,活躍思路,啟發(fā)認知,使理解趨向深入。
其次,要從政府管理或國家治理的角度,準確把握住給定材料所含的問題、所顯示的主要信息和其所關聯(lián)的重要信息和價值。
再次,要準確領會命題意圖。通過敲定給定材料的組成部分及其主要內容和相互關系,迅速提煉出給定材料的中心內容。
第五步,準確把握材料內容與問題本質
用5分鐘時間,把給定材料所反映的問題和相關重要信息加以確切地歸納,以腹稿的形式完成對給定材料的閱讀理解。
由此而來的信息將直接推論出該材料的價值和意義、本次考試的實際導向和用意,從而更方便于找準所要扮演的實際角色,也能更好地把握住答題的角度,更能夠切中答題的總體要求。這一步很重要的操作要點包括:
首先,要根據對每一段落實際含義的推斷、理解和記憶,迅速概括出該段落、該部分的實際主題或主要內容,或者迅速認識到圖表數據所顯示的含義和意義,并在腦子中初步形成文字化的內容匯集。
其次,要針對公務員工作特點、特別是申論考試特點,將那些已經認識到和把握住的主要問題和相關重要信息進行高速度、高質量的邏輯處理和文字處理。
再次,隨機對每一句話中所包含的每一層內容,要根據記憶進行反觀,看是否能夠較好地覆蓋前面已經認識到的、材料所反映主要問題的各層面和相關重要信息,在確認無誤后,即完成概括材料、發(fā)現(xiàn)或提出問題的全部任務,亦即結束閱讀理解這一考試環(huán)節(jié),從而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即第一論了。
公考專家提醒考生其中第四步是整個閱讀理解需要升華的地方,是有效地理解給定材料的關鍵所在,也是完成閱讀理解與正式動筆考試直接對接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是非常重要而關鍵的一步。故在這里多花幾分鐘也是值得的。因為這里琢磨透了,就能真正順利地進行后面所有的寫作應試,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三、閱讀理解的方法與技巧
有了原則,也知道了步驟,然而不知道方法更無技巧可言,仍然讓許多考生拿到申論題后不知所云,在此,輔導專家為考生總結了幾條在閱讀理解中需要掌握的方法與技巧供考生參考:
(一)問題優(yōu)先,兼顧材料
申論考試的審讀材料與平時閱讀不同,應該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盡可能少用時間。提高審讀速度的方法之一,就是先不必急于讀材料,而是先看后面各題的答題要求,弄清應該從材料中審讀出什么?審讀的重點是什么?這樣,可以相對避免在額外信息上花費太多時間,把注意力更快地集中到答題所需的重點信息和有用信息上。
審讀材料前,先看答題要求,形成問題意識和相應的閱讀心理定勢,這不僅決定了應該如何審讀,審讀的側重點在哪里,而且還可以提高閱讀的效率。
(二)分段總結,歸納材料
這一方法特別適用于要求“概括材料主要內容”這樣的題型。在閱讀材料過程中,略讀后應對材料進行辨別和篩選,要從材料中略去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篩選出重要信息,這對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以后的寫作環(huán)節(jié)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要對材料進行科學的分類。申論考試所提供的材料,絕大部分無嚴格的邏輯分類與排序,往往是錯落、雜糅在一起。在審讀過程中,適當對之進行分類,這會大大有助于你分析、歸納、概括要點。材料分類按層次或按類型都可以,要把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問題區(qū)分開來,還應區(qū)分材料中的主次、輕重、緩急。
四、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
最后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如何將上述的方法、技巧、原則性的東西運用于實際的解題當中?我們都知道,申論測驗不同于以往我們參加過的考試,反復強調它是一種能力的測驗,那么在平時我們就需要培養(yǎng)自己閱讀的能力。輔導專家表示:平時的積累與鍛煉才是考試得到好成績的不二法則。
(一)認讀能力及其培養(yǎng)
認讀能力是閱讀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缺乏這種基本能力,閱讀就無法進行,因為閱讀是借助對文字符號的感知而進行的。
如何培養(yǎng)認讀能力呢?這就必須進行認識性閱讀的基本訓練。這種閱讀從字詞入手,掃清閱讀中有關字詞的障礙,通過對文字符號的感知和詞義的理解,能讀懂讀通一篇文章,從而積累語言的感性材料,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認識性閱讀,著重字詞能力的訓練,是閱讀的積累和感性階段,是整個閱讀的基礎。
(二)理解能力及其培養(yǎng)
理解能力是構成閱讀能力的核心部分。所謂理解能力就是培養(yǎng)閱讀的悟意明理能力,是由認字識詞的感性階段到理解內容的理性階段的變化。閱讀中的理解消化能力,要求在了解一字一詞表面意思的基礎上,進而理解語言文字之間的內在意義及內部聯(lián)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篇章結構、寫作方法。理解是閱讀的深化,是閱讀的關鍵,是閱讀諸能力中至關重要的一種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密切相關。因為理解的過程就是一個思維的過程,離開了思維,理解就無法進行。閱讀中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實際上就是閱讀中對思維能力的訓練。就以綜合、分析而言,從分析到綜合,既是閱讀中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消化過程,也是閱讀中思維活動的整體性表現(xiàn)。通過分析與綜合,我們才有可能達到對文章全部內容和精神實質的把握與理解。
如何培養(yǎng)理解能力呢?這就必須進行理解性閱讀的基本訓練。理解性閱讀又叫分析性閱讀,它是以理解文章全部內容為中心的一種閱讀活動,是認識性閱讀的必然延伸,是閱讀的理性階段。
(三)評論能力及其培養(yǎng)
評論能力是指對文章作品的內容與形式進行全面評價和深入品評的一種能力。評論能力,不僅是寫作中十分重要、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能力,而且也是閱讀的各種能力中較強的一種能力。
怎樣培養(yǎng)評論能力呢?這就必須進行評論性閱讀的基本訓練。評論性閱讀是對文章進行全面、深入的閱讀;是對文章進行正確評論,提出自己見解的閱讀。為達到此目的,就必須由理解性、鑒賞性閱讀上升到評論性閱讀。理解性閱讀、鑒賞性閱讀與評論性閱讀的不同點在于:前二者多偏于形象的直覺,是以理解文章內容并對文章進行鑒賞為目的的,其對象主要是文章本身,帶有個人的主觀色彩和趣味;后者多側重于理性的認識,主要在于識別文章的價值,對其進行全面、深入、正確的評價,要求客觀地、實事求是地加以論述。
理論終歸是理論,考生需要做的是將我們總結的這些理論積極的運用于實際的聯(lián)系中,將往年的真題做熟做透,關注時下的政治熱點問題,從這些實際的材料當中去練習、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祝愿所有的考生在申論測驗中都能取得最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