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型綜述
片段閱讀往往給出一定的材料和觀點,然后提出問題,主要考查考生對語句及段落的理解能力。有時可能是要求選出對短文內容的一個復述,有時可能是找出支持(或否定)片段觀點的選項,有時可能是要求選擇片段中所引申出的觀點,等等??忌倪x擇應與所給的內容最相符合并使整個陳述最為完整。
片段閱讀題型豐富多樣。試題一般分為七個類型:
一、題旨概括
二、意圖推斷
三、觀點態(tài)度把握
四、標題選用
五、細節(jié)判斷
六、詞句理解
七、語句銜接與連貫
考生在做片段閱讀題時,應分清該題考查的試題類型,然后依據(jù)該題型獨有的方法和技巧來解答。
題型分類破解
一、題旨概括
題旨概括題是片段閱讀中歸納主旨、概括中心題型的簡稱。慣用的提問方式為:“這段文字表達的主要意思是”,“這段話主要講的是”,“這段文字主要介紹的是”,“這段話談論的核心意思是”,“這段話的主旨是”,“對這段話概括準確的是”,“這段話的中心思想是”,“這段話的意思是在強調”等。其中,“主要”、“主旨”、“主題”、“中心”、“核心”、“概括”等是此類型題目提問的標志性詞語。
題旨概括型的題目比較側重考查考生的言語理解能力。理解文段的過程是一個提煉與綜合的過程,具體而言,就是分析文段有幾層意思,再對這幾層意思加以歸納、概括。這就要求考生能夠理清各句之間的關系,善于抓主旨句、主題句。
答題步驟:先讀問題,有針對性地答題
在做片段閱讀題時,不要急于閱讀片段文字,要先看一下后面的問題與選項,然后帶著問題去讀片段中的文字,這樣,既可以辨清題型,又使閱讀具有目的性,不會因盲目而浪費時間,從而提高做題速度,節(jié)約答題時間。
【例1】(2009·中央)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手稿在拍賣會上露面時,考慮到手稿并不完整,只是其中一個章節(jié),拍賣行保守地給出60萬至90萬美元的估計,最終成交價卻高達150萬美元?!队壤魉埂肥菒蹱柼m的的文學國寶,第一次公開出版卻在巴黎,手稿也一直留在國外,幾十年來愛爾蘭人都以此為憾事。得到手稿拍賣的消息,愛爾蘭國家圖書館并決定不惜代價把手稿買回都伯林,最終的高價,文學價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
A.《尤利西斯》手稿為什么拍出高價 B.愛爾蘭人具有強烈的民族感情
C.文學手稿的價格優(yōu)勢難以估量 C.《尤利西斯》手稿深受愛爾蘭人喜愛
【解析】第一步,讀問題。由“這段文字主要說明”,可知是題旨概括題。
第二步,讀四個選項??芍狝項強調“手稿高價的原因”,B項強調“愛爾蘭人的民族感情”,C項強調“文學手稿的價格有時相當高”,D項強調“手稿受愛爾蘭人喜愛”。
第三步,讀片段內容。第一句敘述了《尤利西斯》手稿拍出高價的事實;第二句講手稿給愛爾蘭人帶來的遺憾;第三句緊承第二句,講愛爾蘭圖書館高價買回手稿的原因即“文學價值和民族情感”。
第四步,選出正確答案A。
【誤區(qū)提示】片段自始至終都是以《尤利西斯》手稿為談論的對象,B項的陳述對象是“愛爾蘭人”,故錯誤,且由手稿拍賣這一個案不足以引申出選項B的結論。C項擴大了談論對象的范圍,《尤利西斯》手稿并不能代表全部的文學手稿。D項把“喜愛”等同于“民族感情”,屬于“偷換概念”。
1.抓住關鍵詞,把握題旨
每一個片段都有它想要強調的內容,這些內容一般又是通過帶有提示性的詞語來引出的,我們把這些引出片段主旨的詞語稱為“關鍵詞”。
根據(jù)考生對這類詞語的敏感程度,把關鍵詞分為兩類:
(1)關聯(lián)詞。關聯(lián)詞是句間關系承載的主體,同時也是文段主旨句的標志所在。如轉折關聯(lián)詞“但是”,因果關聯(lián)詞“所以”,遞進關聯(lián)詞“而且”等,這些詞后通常是文段的主旨句。因為這些詞語是偏正復句的關聯(lián)詞,偏正復句的意思都是有所側重的,因此這些詞引出的意思是文段強調的意思。
(2)一般性關鍵詞。片段中的另外一些關鍵詞語,如“最重要的是”、“基礎是”、“關鍵是”等,由于考生在日常的談話中提及時并不表示強調的意思,所以看到這些詞時不能迅速意識到這些詞將引出片段的主旨。
【例1】(2008·中央)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不間斷文明史的古國,我國擁有十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這些活態(tài)的文化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但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加速,文化標準化以及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尚有不計其數(shù)的文化遺產(chǎn)正處于瀕危狀態(tài),它們猶如一個個影子,隨時都可能消亡。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視現(xiàn)代化建設帶來的新問題
C.新形勢下亟須加強文化遺產(chǎn)保護 D.諸多因素威脅著文化遺產(chǎn)的生存狀態(tài)
【解析】本題是典型的題旨概括題,解答本題的關鍵是關聯(lián)詞“但”。轉折詞“但”引出了文段要強調的內容“尚有不計其數(shù)的文化遺產(chǎn)正處于瀕危狀態(tài)”。故選C。
【誤區(qū)提示】選項D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文段的確提到了威脅文化遺產(chǎn)的三個因素,即“現(xiàn)代化建設加速”、“文化標準化的變化”及“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但是這三個因素只是作為最后一句話的一個表原因的成分,并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
2.抓住關鍵句,把握主旨
片段中,有一些句子考生需要重點關注。比如首尾句、啟承句、引用句和發(fā)表議論的句子。有些文段的首句或者尾句就是文段的主旨句,有些則對分析主旨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閱讀文段時,要特別關注這樣的句子。
【例1】(2009·中央)盡管黃金的地位已今不如昔,但魔力依然不減。紙幣在通貨膨脹面前無能為力,而黃金天生具備保值功能,在通貨膨脹時代尤為耀眼。美元和黃金價格猶如蹺蹺板的兩端,在美元持續(xù)貶值的背景下,黃金價格會自然走高。在股市風險加大時,黃金市場會成為資金的避風港,最近國際市場金價走高,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股市震蕩不無關系。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
A.預測黃金市場未來的走勢 B.說明影響金價的各種因素
C.解釋黃金受到追捧的原因 D.分析黃金投資的國際環(huán)境
【解析】本題是典型的題旨概括題 。文段的第一句話就是主旨句,后面的部分通過在通貨膨脹、美元貶值和股市風險加大的情況下黃金的處境來說明“黃金受到追捧的原因”,選項C的概括是最準確的。故選C。
【誤區(qū)提示】選項A所謂“未來的走勢”無中生有,因此是錯誤的。選項B、D只關注了文段的后半部分,是片面的,因此也不選。
3.通過行文脈絡,把握主旨
近年來,隨著片段閱讀字數(shù)的增加,難度也在不斷增大,文段的主旨不容易被輕易發(fā)掘出來。這就需要考生分析文段的行文脈絡,把握文段的內在邏輯,從而概括總結出主旨。這是對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更高層次的考查。
【例1】(2007·中央)政府美出臺一項經(jīng)濟政策,都會改變某些利益集團的收益預期。出于自利,這些利益集團總會試圖通過各種行為選擇,來抵消政策對他們造成的損失。此時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變原有的政策,其結果不僅使政府出臺的政策失效,更嚴重的是政府的經(jīng)濟調控能力因喪失公信力而不斷下降。
這段文字主要論述了( )。
A.政府制定經(jīng)濟政策遇到的阻力 B.政府要對其制定的政策持續(xù)貫徹
C.制定經(jīng)濟政策時必須考慮到的因素 D.政府對宏觀經(jīng)濟的調控能力 【解析】本題是典型的題旨概括題。文段由三個句子構成,其行文脈絡是:政府的經(jīng)濟政策會改變某些利益集團的收益預期—>這些利益集團會設法抵消政策帶來的損失—>政府若因此改變政策將帶來嚴重的后果—>結論:政府應排除干擾,持續(xù)貫徹其制定的經(jīng)濟政策。故選B。
【誤區(qū)提示】文段的內容主要講經(jīng)濟政策的貫徹,A、C兩項的內容是經(jīng)濟政策的制定,偏離了中心意思;D項“政府對宏觀經(jīng)濟的調控能力”在文段中根本沒有體現(xiàn),是一種主觀的推測,故錯。
4、排除干擾選項,選出正確答案
為了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命題人通常設置一些迷惑性選項來干擾考生。命題人在設置錯誤選項時主要遵循以下規(guī)律:
(1)偷換概念?;蛘吆臀亩侮愂龅膶ο蟛灰恢拢蛘邤U大、縮小陳述的范圍。
(2)以偏概全。只是文段的細枝末節(jié),不能涵蓋全部內容。
(3)無中生有。選項所說的內容是文段中某些詞語的組合,所表達的意思與文段沒有絲毫的聯(lián)系。
(4)出現(xiàn)過于肯定或絕對意義的詞。
掌握以上規(guī)律,可以迅速排除一些錯誤選項。
【例1】(2009·中央)近年來,全球紙價持續(xù)上漲。據(jù)分析,紙漿的價格會越來越高,而出于環(huán)保的原因,全球的紙漿生產(chǎn)能力卻在減弱。油價的上漲會讓問題變得更糟糕,而據(jù)預測,這一上漲趨勢并不會在短期內逆轉。當紙價上漲到一定程度,必然反映到書價。即使不考慮買書人會因為額外支出而減少購買,增加的占用資金也會令書店的經(jīng)營風險增加。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
A.說明書價必然上漲的諸多原因 B.分析未來圖書零售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C.揭示能源問題與圖書行業(yè)的關系 D.預測圖書零售業(yè)將面臨經(jīng)營困境
【解析】文段前三句講紙漿的價格上漲引起紙價上漲,第四句講紙價的上漲必然引起書價的上漲,第五句通過一個讓步假設復句強調書價的上漲會使書店的占用資金增加,從而使書店的經(jīng)營風險增加。本題的行文從邏輯上看是一個層層遞推的關系,句末點出文章的主旨。故選D。
【誤區(qū)提示】文段中所說的紙漿和書籍價格上漲,目的是為了說明“書店的經(jīng)營風險增加”,因此選項A的著眼點是錯誤的。題干只提到了圖書零售業(yè)的未來風險,選項B說“分析未來圖書零售業(yè)的發(fā)展趨勢”顯然是不恰當?shù)?,因為“發(fā)展趨勢”并不單指“風險”,屬于偷換概念。選項C中所說的“能源問題”在題干中并沒有涉及,屬于無中生有。
二、意圖推斷
意圖推斷題有大致相似的提問方式,如“這段文字意在告訴我們”、“這段文字意在強調”、“這段文字意在表明”、“這段文字想表達的主要觀點是”、“這段文字主要想要說明的是”、“從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這段文字著重抒發(fā)怎樣的感情”等?!耙庠诒砻鳌?、“意在告訴”、“意在說明”、“意在闡明”是常用的字眼。
1.合理推斷,探求“言外之意”
命題人命制此類試題的目的是要求考生對片段文字進行深層理解和推理,因此不可能把答案非常直接地暴露于選項中。推斷必須以事實為依據(jù),但是得出的結論絕對不能是事實本身,即不能“就事論事”。此類題考查的是考生的理解能力,特別是理解題目字里行間的言外之意,即要透過字里行間去推測作者未說明而又意欲表達的含義
2.抓住選項特征,突破思維定式
探求“言外之意”是解答意圖推斷題的常規(guī)解法。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對更多的題,考生還需要打破思維定式,從分析選項入手,快速解題。下面介紹一下干擾項和正確項的特點。
干擾項的特點:
?、僦皇窃牡暮唵沃貜停峭评沓鰜淼慕Y論,把直接表達當成簡單推理;
?、诨诳忌某WR是正確的,但基于片段文字是錯誤的,這說明考生不能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想法或是生活經(jīng)驗去推理,因為命題人考查的是考生揣摩作者意圖的能力;
?、弁评磉^頭,雖然是根據(jù)片段提供的事實或是內在邏輯為推理依據(jù),但是推理過頭;
?、芤恍┻x項因果倒置,把原文中的手段變成了選項中的目的;
?、萦械倪x項內容純屬編造。
正確選項的特點:
?、俨皇窃拿鞔_說明的內容,因為即使符合原文,沒有引申推理就不是正確選項;
?、谌绻膫€選項全憑常識推斷,其中含義深刻的是正確選項;如果三個選項是憑常識判斷得出的,那么唯一不是常識項的是正確選項。
【例1】(2009·中央)隨著全球肉類產(chǎn)量的進一步增加,畜牧業(yè)對全球溫室效應的影響也會增長。目前,畜牧業(yè)用地已經(jīng)占到地球土地面積的30%。作為農(nóng)業(yè)增長最為迅速的一個門類,畜牧業(yè)還會占用更多的土地用來生產(chǎn)飼料和放牧。在拉丁美洲,為給牧場騰出空間,已經(jīng)有70%的森林遭到砍伐。目前畜牧業(yè)對全球825個陸地生態(tài)區(qū)中的306個造成了威脅,并且威脅到了1699個瀕危物種。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應嚴格控制畜牧業(yè)發(fā)展 B.畜牧業(yè)造成的污染嚴重
C.畜牧業(yè)發(fā)展面臨的瓶頸 D.發(fā)展畜牧業(yè)的環(huán)境代價
【解析】本題是典型的意圖推斷題,考生應整體把握整個文段論述的目的和意圖。文段第一句話敘述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對溫室效應的影響,第二句、第三句講述了畜牧業(yè)發(fā)展對土地的占用,第四句講述畜牧業(yè)發(fā)展對拉丁美洲森林的破壞,第五句講畜牧業(yè)發(fā)展對陸地生態(tài)和瀕危物種的威脅。從句間關系分析,這幾句話之間是并列關系,分別從氣候、土地、森林、生態(tài)方面講述了發(fā)展畜牧業(yè)給環(huán)境帶來的不良后果。故選D。
【誤區(qū)提示】選項A是通過文段文段推出的延伸結論,并非文段“意在說明”的內容,因此錯誤。選項B將題干中的環(huán)境破壞誤作“污染”錯誤的。文段敘述的內容并不是為了討論畜牧業(yè)如何繼續(xù)發(fā)展的問題,相反,文段接下來要討論的問題顯然是如何減少畜牧業(yè)對環(huán)境破壞的問題,因此C項錯誤。
【例2】(2008·中央)一個年輕人寄了許多份簡歷到一些廣告公司應聘。其中有一家公司寫了一封信給他:“雖然你自認為文采很好,但從你的來信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語法錯誤,甚至一些錯別字?!边@個青年想如果這是真的,我應該感謝他們告訴我,然后改正。于是他給這個公司寫了一封感謝信。幾天后,他再次收到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被錄用了。
這段文字主要想告訴我們( )。
A.機會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獲得 B.公司招聘時更看重求職者的態(tài)度
C.謙虛能獲得更多知識和別人的尊重 D.良好的文字功底是成功求職的前提
【解析】從“主要想告訴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道意圖推斷題。文段以事件的發(fā)展順序記敘了一個年輕人的求職經(jīng)歷。年輕人在收到應聘單位略帶譏諷的信之后仍舊寫感謝信給對方,顯然是由于其謙遜的態(tài)度改變了對方最初的決定。由此可知,文段是想告訴我們謙虛的重要性。故選C。
【誤區(qū)提示】本題B選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因為確實是求職者態(tài)度的謙遜使他獲得了職位,但是這是文段的表面意思,不是“言外之意”,故不選;D選項也是就事論事,故不選;A選項說機會在“不經(jīng)意”中獲得,顯然與題干傾向不符,故不選。
【例3】(2008·中央)“縮略”是趕路人與時間搏斗的一種方式。也許,趕路人自有不得不縮略的苦衷,其中也許不乏積極因素。但從根本上說,所謂縮略,就是把一切盡快轉化為物,轉化為錢,轉化為欲,轉化為形式,直奔功利而去。縮略的標準是物質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審美的,是形式的而非內涵的??s略之所以能夠實現(xiàn),其秘訣在于把精神性的水分一點點擠出去,像壓縮餅干似的,卡路里倒是足夠,滋味卻沒有了。對一次性的短暫人生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這段文字著重抒發(fā)怎樣的感慨?( )
A.急于實現(xiàn)目標,必然付出代價 B.淹沒在物欲中的人生是枯燥無味的
C.人們只重目的,忽略了過程的享受 D.時間可以轉化為錢,卻無法轉化為美
【解析】文段通過“著重抒發(fā)怎樣的感慨”提出問題,即“想說明什么”,是一道意圖推斷題。文段從意思上可劃分為兩層:前五句話是一層,主要講“縮略”的內涵即“縮略”是物質的、功利的、是形式的,就像是擠出水分的壓縮餅干,滋味全無。最后一句是一層,意思是“‘縮略’對短暫的人生而言是一種遺憾”。由分析可知,文段的言外之意是“淹沒在物欲中的人生是枯燥無味的”。故選B。
三、觀點態(tài)度把握
觀點態(tài)度把握題是考查言語理解能力的又一重要題型。文段的觀點和態(tài)度即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指作者通過文段所表達出來的立場,即指整個文段的態(tài)度立場,又包括文段中局部
對某個具體問題的立場和觀點。具體而言,主要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考查:(1)提煉作者在某些問題上的觀點;(2)判斷作者對某些事(人)的態(tài)度;(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傾向。
觀點態(tài)度題的提問方式通常為“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是”,“符合作者觀點的一項是”,“作者支持的觀點是”,“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項是”,“下列說法與作者態(tài)度不符合的一項是”,“作者對**的態(tài)度是”,“作者認為**是否正確”等?!白髡摺?、“觀點”、“態(tài)度”、“針對”等字眼在此類問題的提問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
這種題型考查考生對作者蘊含在文段中的某種觀點、態(tài)度或者思想傾向是否理解。根據(jù)試題的難易程度,可把這種類型的題分為三類:
(1)文段直截了當?shù)乇砻髁俗髡叩哪撤N觀點或態(tài)度;
(2)作者的觀點含而不露,思想傾向隱藏在字里行間;
(3)有的文段只是像說明文一樣客觀地陳述某種現(xiàn)象或某個事件,作者不作任何評論。針對以上情況,考生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來解題。
1.抓住關鍵詞,把握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這里的關鍵詞包括兩種:(1)“筆者認為”、“我認為”、“我覺得”、“作者認為”等引出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關鍵詞??忌鷳攸c把握這些詞語引出的句子,從而判斷作者的觀點。(2)“但是”、“然而”等表轉折關系的關鍵詞,一般表明作者不同意他人的觀點,考生可以據(jù)此判斷作者對某事(人)的觀點或態(tài)度。
【例1】(2005·中央)有一種很流行的觀點,即認為中國古典美學注重美與善的統(tǒng)一。言下之意則是中國古典美學不那么重視美與真的統(tǒng)一。筆者認為,中古古典美學比西方美學更看重美與真的統(tǒng)一。它給美既賦予善的品格,又賦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國古典美學 在對美的認識上,是以善為靈魂而以真為最高境界的。
通過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知道,作者的觀點( )。
A.正確而不流行 B.流行而不正確
C.新穎而不流行 D.流行而不新穎
【解析】本題是典型的觀點態(tài)度題。文段先說了一種很流行的觀點“中國古典美學不那么重視美與真的統(tǒng)一”,接著通過“筆者認為”引出自己的觀點“中國古典美學比西方美學更看重美與真的統(tǒng)一”。可見,作者的觀點不是流行的觀點,排除B、D兩項。同時作者認為“中國古典美學在對美的認識上,是以善為靈魂而以真為最高境界的”,是一種新穎的觀點,至于正確與否文段中未提及。掛選C。
【誤區(qū)提示】選項A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一些考生同意作者的觀點,認為作者的觀點非常正確,于是選擇A。但是,考生應注意文段講述的是學術理論問題,作者的觀點只是一家之言,即使考生與作者的觀點一致,也不能說作者的觀點就一定是正確的?!靶路f”用來描述作者的觀點是恰當?shù)?,相對于流行的觀點而言,作者的觀點是比較獨特的。
2.分清感情色彩,探究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當作者的態(tài)度沒有明確提出時,考生可根據(jù)作者行文語言的褒貶來判斷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在這樣的文段中,通常會有一些帶有感情色彩或者情感傾向的詞語,比如批評的或是贊揚的,中性的、支持的或是反對的,在發(fā)牢騷或是在贊美,這種感情色彩流露的句子對考生把握選項往往能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
【例1】(2008·遼寧)他們認為不應該糾纏于中日間的陳年舊賬,要遠望中日友好的巨大利益,他們中一些“杰出的”代表還根據(jù)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的模式提出了一個中日關系新思維理論,認為如果早在20世紀建立日本人設計的“大東亞共榮圈”,將會給亞洲人民帶來巨大福祉。
作者對“他們”的態(tài)度是( )。
A.否定 B.肯定
C.未置可否 D.有肯定有否定
【解析】本題是典型的作者隱藏觀點的題目。單純閱讀本段文字會認為作者對“他們”的態(tài)度未置可否,但是細心觀察會發(fā)現(xiàn)本段文字中“杰出的”一詞加了表示反義的引號,這表達出了作者對 “他們”的否定態(tài)度。故選A。
3.理解文意,抓住主旨
對于客觀陳述性的文段,要找出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通常要從分析文段的主旨入手,因為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一般與文段主旨有很大關系。
【例1】(2006·福建)設計問卷調查題時,“你喜歡教師這一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嗎”、“醫(yī)生認為吸煙對人體有害,你同意嗎”這類問題,或帶有傾向性,或帶有誘導性,因此容易使被調查者在趨同心理的支配下,作出與本人真實想法相反的回答。
作者想表達的觀點是( )。
A.設計問卷調查時,要簡潔些 B.設計問卷調查時,要直截了當
C.設計問卷調查時,要避免趨同心理 D.設計問卷調查時,提問方式要中性
【解析】本題是一道典型的觀點態(tài)度題。文段先分析了問卷調查題的特點,然后指出這樣的調查問卷難以獲得真實的信息??芍髡叩挠^點應該是問卷調查題的特點不應是“帶有傾向性”和“帶有誘導性”的,D項符合作者的觀點。故選D。
【誤區(qū)提示】本題的干擾項是C,趨同心理是針對被調查者來說的,對于設計問卷的人來說,只能是保證提問方式要中性。
四、標題選用
標題選用題是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一個題型,它要求為給定的文段選擇一個合適的標題。這類題型考查考生對整個文段的理解、歸納和邏輯推理能力。提問方式通常是“最適合做本段文字標題的是”,“該段文字作為一則報紙上的新聞,最適合做該段文字題目的是”,“作為文章的引言,該文章最有可能談的是”等,這也是本題型的顯著特征。從歷年的真題來看,標題選用類題目主要涉及的文體包括記述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新聞。
1.記述文文體
記述文,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人物的經(jīng)歷和事物發(fā)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記述文的標題,從內容看,有的以事件為標題,有的以人物為標題,有的以事物為標題,有的以人物語言為標題,有的以文段中心思想為標題,等等。為這類文段選擇標題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標題是否能夠涵蓋文段的全部內容。如果所選標題只反映了文段的部分內容,或者標題片面地表達了文段某一方面的意思,這個標題就是不科學的。
(2)標題是否與文段主題一致。標題通常是文段內容的概括,所以和文段的主體思想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如果多選的標題從感情色彩、態(tài)度傾向等方面和文段的主題不一致,這個標題也是不科學的。
【例1】(2004·中央B類)在光滑的冰面上開車時不容易的。可是我在北極見到的芬蘭司機,在冰道上開車的時速和在柏油馬路上一樣快。為了保障安全,這里的汽車都備有兩套輪子,一套是夏季用的普通輪子,一套是適用于冰面的帶釘子的輪子。公路上的另一奇景是白天行駛的車輛都開著燈,據(jù)說這樣事故發(fā)生率比較低。
最適合做本段文字標題的是( )。
A.北極見聞 B.北極氣溫 C.行車規(guī)則 D.行車怪異
【解析】文段選自一篇游記,游記是記敘文的一種體裁。文段主要寫了作者在北極看到的在冰面上行車的相關情景和聽到的有關說法。因此,選項A概括最全面,寫出了地點和事件,直接點題。故選A。
【誤區(qū)提示】B項“氣溫”文中沒有體現(xiàn);C項只提到了文中的部分內容,不全面;D項“怪異”一詞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傾向性在文段中作者并沒有表露,因此不選。
2.說明文文體
說明文是對客觀事物作說明的一種文體,或說明事物的性質、狀態(tài)、特點、成因、功能、用途、關系等,或闡明事理,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根據(jù)說明文的文體特點,考生要快速準確地為文段選出標題,必須遵循以下思考步驟 :
(1)抓準文段的說明對象。
(2)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特征是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無論是事物說明文還是事理說明文,都有其特征,考生弄清了說明對象的特征,也就把握住了文段的中心。
(3)排除內涵非常廣的字眼做標題,選擇具體、針對性強的字眼做標題。由于篇幅的限制,片段不可能像說明性的文章一樣說明一個內涵相當豐富的對象,因此,具有針對性的標題通常才是正確答案。
【例1】(2005·福建)磁共振現(xiàn)象為成像技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將人體置于特殊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沖激發(fā)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沖后,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fā)出射電信號,并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人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jīng)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圖像。
最適合做本文標題的是( )。
A.磁共振成像 B.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C.成像技術的新思路 D.磁共振現(xiàn)象
【解析】文段是說明文文體。來看說明對象,文段由“磁共振現(xiàn)象為成像技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開篇,接下來詳細介紹了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可知文段的說明對象是“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故選B。
【誤區(qū)提示】選項A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磁共振成像”概念內涵太廣,不適合;選項C“新思路”對說明對象的把握不準確,文段是在講成像原理,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思路階段;選項D“磁共振現(xiàn)象”文段根本沒有詳細介紹,不選。
3.議論文文體
議論文的文體特征是論點鮮明、論據(jù)充分、論證有力。議論文的文段一般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考生可以根據(jù)文段論述的內容,抓住論點或者論題,從而選出適合的標題。
【例1】(2007·中央)為什么領導者不愿意承擔管理過程中的“教練”角色?為什么很多領導者不愿意花時間去教別人?一方面是因為輔導員工要花去大量的時間,而領導者的時間本來就是最寶貴的資源。另一個原因則在于對下屬的輔導是否能夠收到預期的效果,是一件很難說清楚的事情,因為有很多知識和方法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而從更深的層次來說,“教練”角色要求領導者兼具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的素質,這也是一般人難以具備的。
最適合做本段文字標題的是( )。
A.效率低下,領導之過? B.團結意識亟待增強
C.員工培訓,豈容忽視? D.做領導易,做“教練”難
【解析】文段屬于議論文文體。先以兩個設問句提出問題“領導者不愿意當‘教練’”;接下來,從兩個方面論述了不愿做“教練”的原因?!岸鴱母畹膶哟蝸碚f”則體現(xiàn)了文段談論的側重點,及做“教練”難。故選D。
4.新聞文體
新聞的最主要特征是時效性強。標題作為新聞的眼睛,也是新聞內容的精髓所在。因此,新聞標題具有簡單明了、吸引讀者的特點。解答這類題目的關鍵在于提煉信息,提煉信息應注意以下幾點:
(1)標題應簡練。盡可能用主謂式(陳述對象+行為)或動賓式(動作+對象),盡量不用或少用介賓式修飾成分,定語限制成分可要可不要的盡量不要。
(2)標題應具體平實,不應寬泛、空洞。有的標題讓人讀不出任何有關該條新聞的相關信息,絲毫不能吸引讀者,這樣的標題肯定是不對的。
(3)核心信息不要漏掉。提取新聞核心內容的時候,一些修飾成分有時是很重要的,它能直接告訴我們主語或者賓語是什么東西,有什么特點,如果去掉就讓人不太明白講什么,使人沒有了閱讀的興趣。
【例1】(2005·中央)俄羅斯防病毒軟件供應商——卡斯佩爾斯基實驗室于6月15日宣布,一個名為29a的國際病毒編寫小組日前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機之間傳播的病毒。卡斯佩爾斯基實驗室說,29a小組于15日將這個名叫“卡比爾”的蠕蟲病毒的代碼發(fā)給了一些反病毒廠商,后者確認該病毒具備在手機之間傳播的功能。
該段文字作為一則報紙上的新聞,最適合做該段文字題目的是( )。
A.“卡比爾”病毒蠕蟲在俄誕生
B.29a的國際病毒編寫小組的新貢獻
C.世界首例在手機之間傳播的病毒誕生
D.反病毒廠商確認手機之間可傳播病毒
【解析】從提問方式“該段文字作為一則報紙上的新聞”可知,這是一則新聞??忌梢蕴釤捨亩蔚囊c:文段共兩句話,主語均為“卡斯佩爾斯基實驗室”,第一句話該實驗室宣布某病毒編寫小組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機之間傳播的病毒,第二句話該實驗室稱病毒能在手機之間傳播的功能已得到證實。故C項“世界首例在手機之間傳播的病毒誕生”最適合最文段標題。故選C。
【誤區(qū)提示】選項A沒有指出病毒的特征,漏掉了核心信息,使得這個標題不具有新聞價值;選項B是一個內容空泛的標題,也不能體現(xiàn)文段的內容;選項D太片面。
五、細節(jié)判斷
細節(jié)判斷題考查考生對片段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分析、推理能力,考查的范圍比較廣,涉及細節(jié)信息的各個方面,難度比較大。這類題型的提問方式通常為“對這段文字理解最準確的是”,“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是”,“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根據(jù)上文我們可以推出”,“下面哪項不能推出”等。
要在短時間內把握文段的細節(jié),推斷出準確的信息,必須要攻破這類題的陷阱。對于細節(jié)判斷題來說,命題人通常會設置一下陷阱:
(1)偷換概念:通過改變概念的修飾語、適用范圍、所指對象的主客體、動作狀態(tài)等,使文段中原概念的具體內涵發(fā)生改變,考生如不能識別,便會造成誤選,從而失分。
(2)混淆時間:命題人通過加入或去掉一些表示時間狀態(tài)的詞語如“已”、“已經(jīng)”、“將”、“要”、“了”等使文段中的時間概念不知不覺發(fā)生改變。
(3)以偏概全:主要指空間錯位,即以部分代替整體,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zhèn)€別,從而使考生作出錯誤的判斷。
(4)偷換數(shù)量:命題人在設置選項時,通過變更或替換原文中的表示數(shù)量的詞語的方式,從而擴大或者縮小數(shù)量,改變表達的意思。
(5)邏輯錯誤:主要指命題人在設置根據(jù)原文內容進行合理的推斷和想象題的選項時,從邏輯推理角度設置陷阱。比如連續(xù)的句子中一般存在前因后果、條件與結果,或者二者并舉的邏輯關系,選項中常將這些關系進行微妙的轉變,使語段原有邏輯被打破,考生往往難以察覺。
【例1】(2004·中央)嚴密的邏輯論證,歷史上有一個確實的來歷:公開辯論。古典時代的雅典人好辯,還有一套民主選舉辦法,雄辯術風行,甚至還有一個奇怪的習慣:兩人爭辯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誰辯勝就得彩金。辯證法的原意本是辯論,一方說話有漏洞,對方力圖辯駁,怕輸,就要嚴密。邏輯學顯然也是從這來的。
不符合這段話意思的是( )。
A.雄辯術曾經(jīng)在古典時代的雅典風行
B.辯證法不僅僅是為了在和別人的論辯中取得勝利
C.為一件事爭論不休在古典時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
D.邏輯學的產(chǎn)生可能和古典時代的雅典人好辯有關
【解析】C項的錯誤在于把文段中“奇怪”一詞的含義替換了,文段的“奇怪”是指兩人爭辯獲勝方竟然可獲得彩金;選項中的“奇怪”則是指爭論不休,與原文的意思完全相悖。故選C。
六、詞句理解
詞句理解包括詞語的理解和句子的理解。詞語理解考查的主要對象是一些對文章、主旨等有重要作用的詞語或者容易產(chǎn)生歧義的詞語。詞語理解主要考查:(1)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2)代詞在具體語境中指代的內容;(3)理解詞語在文中被臨時賦予的特殊含義或深層意義。
句子理解是指對下列“重要句子”的理解:可以表明文段主旨或者表現(xiàn)作者觀點的句子,內涵比較豐富的句子,結構復雜、較難理解的句子,以及文段的中心句、過渡句。
這種題型的提問方式通常為:“對文中**寓意理解最正確的是”,“文段中加點的**是指代”,“對文中**理解有誤的是”,“**的含義是”等。
1.詞語理解
理解詞語的含義應把握以下幾點:
(1)瀏覽文段、把握主旨是解題的前提
(2)借助語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
對于文段中詞語的理解,考生應該不僅理解詞語的原意,更要聯(lián)系上下文的語境,理解詞語的語境義。這就要求考生不要把某個詞語孤立起來理解,而要把詞語放到句子中去理解,甚至放到文段中去理解,即通常所說的“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3)結合文體特點、修辭方法來理解詞語
(4)代詞理解的“就近原則”
對文段中代詞的理解,要依據(jù)上文,由近及遠來分析。因為一般來說,代詞的位置往往出現(xiàn)在指代的對象或內容之后,所以代詞指代的內容一般在上句(文)中,我們應當采用逆推法或順腿法,由近及遠地查找。然后將所找出的內容帶入原文,檢驗是否合適。
【例1】(2005·中央一類)無論什么文章,一旦選進語文教材,就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獨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個教材系統(tǒng)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基本功訓練的憑借”。
“基本功訓練的憑借”是( )。
A.收入語文教材中的各類作品 B.那些保持原來意義、獨立存在的作品
C.整個教材系統(tǒng)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D.那些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獨立存在的作品
【解析】顯然,這道題目其實是對句子主語的考查,題目要求尋找的是賓語“基本功訓練的憑借”一詞在題干中的主語。通過劃分句子成分并壓縮語句,可以得知:“無論什么文章,一旦選進語文教材”是“基本功訓練的憑借”。故選A。
【誤區(qū)提示】B、C、D三項都只是題干中的賓語,不能用來說明同時賓語的“基本功訓練的憑借”一詞,提干的真正主語是“選進語文教材的各類作品”,因此選A。
【例2】(2008·福建)中國大學校園的文化風景,正在現(xiàn)代化的名義下得到整容。新建筑層出不窮,而舊建筑也在被不斷刷新。從北大、清華到復旦和交大,及廣州、上海等地的遠郊大學城,校園硬件設施的增長,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但此舉對提升學校質量和國際排名,似乎沒有實質性的推進,相反,它成為一件華麗的文化假領,阻止了大學行政官員的自我反省。
文段中加點的“它”是指代( )。
A.中國大學校園的文化風景,正在現(xiàn)代化的名義下得到整容
B. 新建筑層出不窮,而舊建筑也在被不斷刷新
C. 從北大、清華到復旦和交大,及廣州、上海等地的遠郊大學城
D. 校園硬件設施的增長,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
【解析】本題是對代詞的考查。依據(jù)“就近原則”,“它”最后一句話的主旨,應從前文去找“它”所指代的內容。根據(jù)句意可知“它”與前文“此舉”指代的是同一內容,“此舉”指代的是承接上一句“校園硬件設施的增長,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故本題選D。
2.句子理解
(1)考慮句子在文段中的位置
如果句子在文段中起領起作用,就從它所領起的內容去分析;如果在文段中起小結作用,就必須從上文中去分析;如果起過渡作用,就要求從上下文中去分析。
(2)運用“前后勾聯(lián)、表里參驗”的方法
所謂“前后勾聯(lián)”,是指根據(jù)文段整體性的原則,將上下文勾聯(lián)在一起,從文段主旨、相關的內容和表達的目的等角度審視作者的遣詞用語,領會它的意義。
所謂“表里參驗”,是指根據(jù)由表及里的原則,根據(jù)作者遣詞用語的意圖,從語表含義進而仔細琢磨出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在的深刻含義。
“前后勾聯(lián)、表里參驗”強調的是,根據(jù)構成文段的諸因素之間有著既相互制約又相互推衍的特點,來實現(xiàn)對文意的理解。例如,多義性詞語只有在語境中才能明確其具體的意義;語言在特定語境的運用中還可能產(chǎn)生臨時的情景意義;在前后不同的語境中,相同的表述可能含義不同,不同的表述也可能意思相同。
【例1】(2006·福建)交流的匿名性似乎是互聯(lián)網(wǎng)與生俱來的特征。曾幾何時,彼得·斯坦納繪制的一幅漫畫在網(wǎng)民中幾乎無人不曉,這幅1993年等于《紐約客》雜志的漫畫所取的那個詼諧的標題“在網(wǎng)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被網(wǎng)民們當做不言自明之公理加以信奉。
對文中的“在網(wǎng)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理解有誤的是( )。
A.這是對網(wǎng)民是否具有人性的強烈質疑
B.這正是因匿名性而產(chǎn)生的一種現(xiàn)狀
C.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在網(wǎng)上,沒有人知道你到底是誰”
D.網(wǎng)民們大多數(shù)都認可互聯(lián)網(wǎng)中交流的匿名性
【解析】本題可運用“前后勾聯(lián)”的方法解答,即可通過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題。文段開篇說匿名性是互聯(lián)網(wǎng)交流的特征;接下來講網(wǎng)民把“在網(wǎng)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奉為公理,來論證匿名在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普遍存在。整個文段都在講網(wǎng)絡交流的匿名性問題,是一種客觀的陳述,沒有透露作者任何思想傾向,故A項錯誤,選A。
七、銜接與連貫
銜接與連貫是2007年新出現(xiàn)的一種題型,它主要考查對上下文語意連貫性的把握,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具有較高要求。
銜接與連貫主要考查三種題型:(1)語句填空題。在文段中間或者結尾處留意空白處,要求從選項中選出合適的一項填入空白處。(2)語句排序題。給出一個打亂順序的句群,從選項中選出句序排列正確的一項。(3)內容延展題。給出一段話,然后以如下形式提問:“作者接下來可能介紹的是”,“該文章接下來最有可能談的是”,等等。
解答語句銜接連貫題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1)看陳述對象,考慮話題敘述的一致性
話題統(tǒng)一是保持語言連貫性的首要條件。一般來說,同一主旨的話題,陳述對象是明確集中的,圍繞同一對象所展開的話題,前后銜接緊湊,思維順勢而下;轉換了陳述對象,話題的一致性就會遭到破壞,語句也就不連貫。
(2)看語氣語脈,考慮語意的粘連性
語言運用的連貫問題,實際上是語氣相承、語流暢通的問題。大凡表達效果好的句子、句群,不僅上下文銜接連貫,邏輯關系嚴密,而且讀起來也不會感到佶屈聱牙。因此語氣語流的相承、音節(jié)的和諧也是語言連貫的一個重要方面。
(3)看前后句式,考慮句子結構的一致性
一組在統(tǒng)一話題下的句子,對多種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多個方面進行敘述時,它們各自的內部語法結構往往有組合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說,在備選句中,結構上與前后句結構相同的句子,往往是能保持連貫的句子。
(4)看詞語照應,考慮語脈的相承性
語脈的前后相承,必定有顯性或隱性的詞語與之相應,前面或后面出現(xiàn)了某一詞語,再尋找相對應的詞語,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確定其先后順序,使其語脈的鏈條相銜接。
(5)看邏輯順序,考慮思維的走向性
【例1】(2008·安徽)一位哲人這樣解釋樂觀與悲觀:譬如面對著桌子上的半杯水,樂觀主義者說這個杯子的一半是滿的,悲觀主義者說這個杯子的一半是空的。顯然, ,
使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不會失去信心和追求。一旦遇到困難,我們黯淡的心情也能夠很快豁然開朗,從種種苦惱中自我解脫。
填入畫線處最恰當?shù)氖? )。
A.觀察事物時善于選擇生活中積極的一面
B.人與人的觀察角度和思維方式是不同的
C.樂觀主義比悲觀主義更有利于人類進步
D.這兩種理解有其合理性也有一些片面性
【解析】本題屬于語句銜接題中的填空題。本題可從語脈的相承性即語意的連貫銜接考慮?!帮@然”后面的內容“不會失去信心和追求”、“豁然開朗”、“從種種苦惱中自我解脫”等都傾向于樂觀主義,因此,B、D排除;C選項與空格后動詞“使”不能銜接,故選A。
【例2】(2008·中央)將以下6個句子重新排列組合:
?、偃魏涡睦砘顒?,任何創(chuàng)作,也許都具有“一次性”。
?、诖Ф葎e人是很困難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圩髡叩幕仡?,事后的創(chuàng)作談,能在多大程度上與實際創(chuàng)作情狀復合,是值得懷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見得容易多少。
?、萑瞬荒馨涯_兩次伸進同一條河里。
⑥比方說這篇小說寫過這么久了,盡管我現(xiàn)在能盡力回憶當時寫作的心境,但時過境遷,當時的心境是絕對不可能再完整地重現(xiàn)了。
排列組合最連貫的是( )。
A. ③⑥⑤②④① B. ⑤①⑥③②④
C. ①⑥③⑤②④ D. ②④⑥③⑤①
【解析】這是一道語句排序題。首先,從關聯(lián)詞來分析句群:由句④的關聯(lián)詞“甚至”可以知道句④之前應是一個語氣比較弱的句子,結合句意可知句②應在句④之前。然后,從行文來分析句群:句⑥出現(xiàn)了“比方說”這樣的字眼,很明顯是在舉例子,前邊必定要有觀點。⑥舉例說明的是自己盡力回憶從前寫作的心境,但是非常困難,不能完全準確再現(xiàn)。我們發(fā)現(xiàn),這正好是對④的觀點例證。③則是推己及人,通過自己的經(jīng)驗,提出作者的回顧和創(chuàng)作談是值得懷疑的。接下來,用⑤這樣眾所周知的哲理來佐證,最后得出自己的結論①?;剡^頭再看一下,這一結論是對“心理活動”和“創(chuàng)作活動”二者的結論,而句②④說的是心理活動、③⑥說的是創(chuàng)作活動,而從句①中,先說“心理活動”,后說“創(chuàng)作活動”,可知作者先談心理活動②④,后談創(chuàng)作活動⑥③。因此正確答案為D。
2012年山東公務員考試復習用書可參考《2012年山東公務員考試一本通》。